图片为此前手机拍摄到的广州塔夜景,倒是挺贴合主题的,删繁就简、一枝独秀。
2025年第18周,总第009期。
拾光记:记点闲事,网海闲游,随心所想,任意徜徉。
1. 时光
1.1. 阅读
读完秦本纪,书末某人对秦末代王子婴的评价倒是很有感触,死生之义 备也。
1.2. 觉知
删繁就简,轻装简行。自己的思想基础不稳固,再多技能与努力也难免付诸流水,容易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,高一点说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的被指引教导,低一点来讲就是被 PUA。但是个体的精神、注意力都是宝贵的资源,现在这社会什么信息都能触手可达,甚至根据认知能力定向送达你的眼前、耳边,如何聚焦完善自己思想基础就很重要了,最近再次思考这件事情,最后果断取消了 linuxformat、科技纵览等杂志的订阅,基本舍弃了 marginnote 等工具,并非这些东西本身好坏,而在于自身需求和信息消化方式的转变,自从博客迁移稳定后,信息从单纯的消费转向输出为主,输出过程中,自然发现很多东西其实不是很必要,促进舍弃了。
1.3. 技术
pt 站点刷流,设置的删种规则没注意,把本来几百万 G 的资源全删了,晕死。
1.4. 运动
完成四月挑战。
1.5. 音乐
单恋一枝花,好像女声版更加好听哦,有一条评论特别贴切“女孩子声音一出来,有种在香港维多利亚港的海风的味道,夜晚的灯光映在绸缎的修身连衣裙上,裙摆随着晚风拂动,脚步随着轻踏…… 好美的声音😌😌😌”
1.6. 影视
剑来,4K 画风真实精美,大屏观影也是很妙,就是故意有很多玄乎其玄的对白,其他真很好,我一口气刷完了,可惜没有特别印象深刻的人物,也许是商业介入多吧,人物刻画比较中正,画面真实美。
1.7. 育儿
1.8. 平常
五一假期,带娃,运动也少,阅读倒是比较多。
2. 摘录
2.1. 博客
- AI 与努力:人的脑神经进行 rewire,是需要不断努力和实践的。不能简单依靠 AI,就能给你一切你想要的,特别 AI 无法改变你自己的神经网络,思维模式,以及行为模式。它能很容易的给你知识,但是这仅仅是简单的语言模式而已。从语言模式到思维模式到行为模式,是一条需要持续付出努力的过程。—— 山边远志。
- (超)工业社会:人际关系变得肤浅。人与人之间很难产生稳定深入的关系,交流持续的时间缩短,更多的是偶遇和点头之交。未来的根本特征,就是永恒感的丧失,取而代之的是短暂感。——托夫勒,《未来的冲击》,1970 年。
2.2. Hack News
- AI 播客: NotebookLM,现在支持 50 种语言生成播客了(原来只支持英文)。
- 阿兹海默病的致病基因:研究人员使用小鼠和人类脑器官模型发现,改变 PHGDH 表达水平对阿尔茨海默病有影响:降低 PHGDH 表达水平可以减缓疾病进展,而增加 PHGDH 表达水平则会导致疾病加重。因此,研究人员确定 PHGDH 确实是自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基因。
- AI 大模型识别照片地点:模型能够从照片中识别出拍摄地点,这项技术可能会被用于各种目的,包括追踪和监控。作者强调,人们需要了解这项技术的潜在风险和影响,并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安全。
- 友谊衰退:“友谊衰退”(Friendship Recession)现象,这是一种美国人在经历和维持友谊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。根据美国观点调查(American Perspectives Survey)的数据,报告没有亲密朋友的美国成年人比例从 1990 年的 3% 增加到现在的 12%,而报告有十个或以上亲密朋友的人数则减少了近三分之二。
变化的根源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追溯到过去几十年。美国人一贯每周大约花 6.5 个小时与朋友相处,但在 2014 年至 2019 年之间,这个时间大幅下降到每周仅 4 个小时。这种变化并非完全由系统性因素导致,例如郊区扩张导致的物理距离、政府对社区中心、公园和咖啡馆等第三空间投资减少,以及零工经济和经济压力导致的空闲时间减少。
工作在塑造身份和社会生活方面的作用增强。例如,77% 的美国人每周工作超过 40 个小时,很少有人能享受全部的带薪假期。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,65 岁及以上的就业人数比例从 1987 年的 11% 增加到现在的 19%。这些变化部分是由更广泛的经济力量驱动的,但也可能表明正在发生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转变,即美国人将工作视为一种自我实现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手段。
“强化育儿”(intensive parenting)的文化转变,即孩子的成就被视为父母能力的延伸,这导致了过度安排、持续监督和耗尽情感劳动。这种育儿模式使得成年人的友谊变得不那么重要,因为社交活动被降低到次要地位,以确保孩子“成功”。
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的普及,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数字化方式进行社交,这可能导致面对面交往的减少和深层次友谊的缺乏。总的来说,友谊衰退是一个复杂的问题,涉及系统性因素、文化转变和个人选择。
2.3. 评论
- 据 Mark Gurman 声称,一款比当前型号更轻、更便宜的 Vision Pro 预计在 2025 年末至 2026 年上半年之间上市。
空间计算机,什么时候一万以下才能铺开货吧! - 简单和优雅不受欢迎,因为它们需要努力工作和纪律才能实现。——Edsger Dijkstra,著名计算机科学家。
规则就像汽车上的安全带:一开始可能会有点不舒服,但一段时间后,使用规则就会成为习惯,不使用规则就变得不可想象。—— Gerard J. Holzmann。
2 个说法倒是都与儒家关于礼的节制、归真思想不谋而合 - QQ 邮箱现在给我最大的用途就是里面的支持农历的生日提醒,这么多年了还在连续提醒。
去年末随博客站启用 QQ 邮箱,更多的作为邮箱服务器和通知应用,是时候再挖掘下别的用法了 - CSS Zen Garden 的成功证明了 CSS 的强大和灵活性,推动了 web 开发的进步。
上次才在 博客文章 里提到它,最近就又遇到 - 多读书少看报,断网保平安。
每天上网火大怎么办,peace - 世事无常,大肠包小肠。
评高位上车买黄金亏惨
3. 随想
消费信息 :这周的主题是删繁就简,轻装简行。这篇 消费者还是创造者 的文章启发了我,文章提到作者对那么多东西感兴趣,也学了很多,但是没有做出什么成果。 只是查找和使用信息,这很容易,这通常也非常有趣。但它实际上并没有完成任何事情,这是伪工作,一种自我安慰。 创造才是更有效的方式, 网站、成功的高尔夫击球、剧本等等,不管是什么 ,无非就是两种结果。一种结果是你意识到自己对它不那么感兴趣,另一种结果是你真的喜欢它,开始深入研究。无论哪一种结果,都是值得的,而盲目消费信息,则是一种无效的表面行为。
流离一生:叶连平,1928 年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,籍贯河北沧州。8 岁时,举家迁往天津。1940 年,随父亲到上海后,进入光夏中学读初中,开始学英语。高中时,入读南苏中学,一学期后因父亲失业而辍学。18 岁时,叶连平随父亲到南京,进入美使馆做勤杂工,期间他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。1955 年开始颠沛流离。1978 年 11 月 24 日,经人推荐,50 岁的叶连平补缺成为安徽和县乌江镇卜陈学校教师。1985 年,获安徽省“全省优秀教师”,此后获得诸多国家荣誉。叶连平没有后代,他的首任妻子曾怀过孕,因为他美使馆经历受到怀疑,妻子将孩子打掉后与他离婚。叶连平 71 岁时,收留现任老伴。
我原本写一些感动自己或者励志的话,可是查阅梳理了他的一生后,我只能叹一声这流离的一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