阮老师博客:“青年失业率与选择创业”
阮老师的《科技爱好者周刊》是比较有名的科技博客集了,我基本上定期看完。最近出的第 235 期主题是“青年失业率与选择创业”。
里面的主题观点挺打动我的,阮老师认为创业有个前提:“你已经定型了,很难被外界塑造了”,他提到:
这个时候,你走自己的路,内心满意度会高一些。我觉得这是创业的第一个条件。
据我观察,大部分的中国年轻人,达不到这个条件。他们都没有定型,人生观和世界观还在发展中。
典型的表现就是,说不出自己想做什么,也不知道自己的竞争力在哪里。
这种情况下,你不是一块特殊形状的拼图,而是没有自己的形状,还在塑造中。
如果这样去创业,你的想法可能随着外界的变化,而不断变化,今天想东,明天想西,这是大忌。
另外,他提到创业还要有可行的项目和能够承受现金流出。最后建议大家:
越是困难时刻,越不要盲目
第一位的事情,就是尽快把自己锻造成型,形成稳定的心智和人格,磨练自己的技能
我自己学校期间和工作多年后对于创业看法的变化
1. 学校期间所谓创业
以前我在大学期间也接触到不少创业项目,学校每年都有好几种规格的创业比赛、创业资助等等,自己也随大流做过校内订餐、网页设计等等好几个,当时要么是被其他同学拉入伙、要么就是偶尔看到招人自己凑过去当劳力的。
事实上,最后这些除了认识一些人和所谓开拓眼界外也没做出什么成绩,偶尔也幻想过像流传的一些故事一样做成一些事情,但往往抱着我就是积累下经验、交一些朋友、学业最重要的想法作为退路。
仔细想来只不过是社会游戏而已,哪怕在游戏里的角色和目标自己都没有,对心智能力的积累作用不大,甚至有反作用,因为没有坚持地消费时间、没有目标地与人消耗精力只不过是成长的残影而已,自己的脑袋、自己的生活和努力只不过是别人观点的跑马场,算不得成长。
2. 工作以后
其实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或者思路,我发现毕业工作以后我也被周围左右学这个有用、哪种工作好,抽象点儿说是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,换过几个工作没干多久,后来沉下心干一份工作,发现自己在这种维护与坚持下倒是理解了很多所谓俗人俗事,最后努力成为俗人,努力做俗事,却获得不少内心安宁 :joy: ,原来我就是个俗人啊,还总想着偷偷练成什么屠龙技,一路浪费多少时光。
有感于自己观念的变迁,最近形势也不好,看到阮老师分享的观点,特别受触动。想来很多事情都是相同的,坚持维护一些事情,坚持做一件事情,这个过程中的道理汇通其他事情,这也就是所谓心智和人格的形成,技能的磨练吧,没有这种过程,所谓的技能和观点,很多时候可能都是别人的吧,何必着急忽左忽右,徒然浪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