闲散的《史记》阅读摘要,记录些有趣的故事和阅读随想。
1. 内容
主要阅读了周宣王、周幽王时期的部分。
2. 摘录
召公、周公二相行政,号曰“共和”。
随想: “共和”一词原是年号,近代东西文化交汇,已经有了更加丰富的含义。
阳伏而不能出,阴迫而不能蒸,于是有地震。
随想: 朴素的“哪里有压迫,哪里就有反抗”理论?
3. 故事
上期提到的那个 周厉王 被国人发动起义赶跑了,他太子藏在召公家里,国人围住召公家要杀太子,召公把自己儿子当作太子交给国人泄愤,太子得以活命。
厉王太子静匿召公之家,国人闻之,乃围之。召公曰:“昔吾骤谏王,王不从,以及此难也。今杀王太子,王其以我为雠而怼怒乎?夫事君者,险而不雠怼,怨而不怒,况事王乎!”乃以其子代王太子,太子竟得脱。
随想: 是不是很感动、很耳熟。与传统历史故事“程婴救孤”如出一辙,是《赵氏孤儿》主要情节。替死的小孩儿有何过错?最近看到一则评论,大意是说:“人们总觉得有一种方法、路径,可以凭借自身努力,改变不利的局势、糟糕的境遇,所以才有那么多成功学或者骗子,事实上自己的努力只能是改变一部分,有大有小罢了。”。想想,这两个替死小鬼,芸芸众生中,有还有多少,什么都没做,只能迎接命运的重击,成为别人命运中的陪衬。
补充一下:逃生的太子后来继任为周宣王,他生了周幽王。父子两位让周国颓势变山崩。